材料学院科技工作简报-2022年第一期(总第62期)

2022-10-28 20498

一. 科技动态

1. 三年磨一剑,杨旭东教授团队再发Science!

2. Stephen Mann讲席教授在《Nature》发表人造细胞最新成果!

3. 硬核!交大智慧助力“问天”逐梦苍穹

4. 赵晓峰、郭芳威团队助力我国首型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六改成功发射

5.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届“材料聚交”暑期论坛成功举办

6.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材料研究院首批入驻项目评审会顺利召开

7. 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获评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8. 单爱党教授团队在国际塑性TOP期刊发表论文

9. 刘攀副教授团队在纳米结构金属变形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0. 汪洪教授团队在合金固溶体体积效应的建模预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1. 吴国华教授团队在镁稀土合金晶粒细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12. 李铸国、张东石团队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13. 郭益平教授课题组在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4. 王晓东教授团队在双相不锈钢性能提升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5. 陶可、孙康团队发现可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的材料

16. 陈科副教授团队在高分子-金属连接界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二. 交流合作

1.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上海交大第一届校地合作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 云南省科技厅何革伟副厅长一行来访调研

3. 内蒙古电力集团董事长贾振国一行来访调研

4. 张杰院士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

5.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一行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

6. 学院党委书记孙丽珍一行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调研交流

7. 上海汽轮机厂-上海交大汽轮机先进材料及智能制造中心组织技术交流活动

8. 上海交大-浙江鑫柔举办科技产学研对接会

三. 科研管理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和先进中子源的高通量材料表征技术与装置”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成功召开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结构功能一体稀土合金设计与制备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3. 我院科研经费情况

4. 我院积极组织各类科研项目和奖项的策划和申报工作

四. 青年学者

五. 参考消息

1.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

 

 

一. 科技动态

1. 三年磨一剑,杨旭东教授团队再发Science!

9月9日,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杨旭东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Transporting holes stably under iodide invasion in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碘化物入侵下空穴传输的稳定化),是该领域稳定性问题研究的重要进展。我院博士研究生王涛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杨旭东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本次工作中报道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空穴传输的稳定化策略和内在机理。该工作为解决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6235

2. Stephen Mann讲席教授在《Nature》发表人造细胞最新成果!

近日,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Stephen Mann讲席教授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最新一期上在线发表了名为“Living material assembly of bacteriogenic protocells” 的研究成果,上海交通大学为共同通讯单位。该研究基于单个凝聚体微滴以进行空间可控组装和原位裂解细菌菌落的活性材料组装工艺,实现了一个以原核细胞为灵感的真核细胞仿生系统的产生,在人造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223-w

3. 硬核!交大智慧助力“问天”逐梦苍穹

7月24日14时22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是我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实验舱体型巨大、功能强大、结构复杂、指标先进,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与心血。其中,张荻教授、欧阳求保教授团队为助力我国空间站“问天启航”迫切需求的轻质高强多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制和供给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 赵晓峰、郭芳威团队助力我国首型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六改成功发射

3月29日,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以下简称“长六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以液体芯级为主动力、以固体捆绑为助推动力的火箭,正式进入中国主流运载火箭领域,填补了中国航天动力技术的多个空白。我院赵晓峰教授、郭芳威副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热振防护涂层材料成功实现在“长六改”运载火箭上的应用,助力中国航天发展。此次“长六改”运载火箭上,团队研发的新型热振防护涂层材料得到成功应用。

5.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届“材料聚交”暑期论坛成功举办

9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届“材料聚交”暑期论坛在上海奉贤成功举办。本届论坛是庆祝上海交大材料学院成立七十周年重要活动之一,主题为“科技创新、校友共铸”,旨在与来自国家关键领域的杰出校友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论坛邀请到了上海航天、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上海电气、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杰出校友做主题报告。学校学院领导及教师、学生、校友代表3000多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举办对进一步推动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有重要意义。

6.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材料研究院首批入驻项目评审会顺利召开

7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材料研究院首批入驻项目评审会顺利召开。此次评审会特邀丁文江院士担任顾问专家,并邀请上海市经信委新材料处处长陆寅、宝武集团首席工程科学家储双杰、校人力资源处处长赵震、研究生院院长王亚光等十一位校内外专家担任评委。我院院长孙宝德、党委书记孙丽珍、副院长李铸国、副院长邓涛以及入驻项目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对十三个项目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束后,孙宝德院长主持召开了应用材料研究院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为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7. 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获评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评审认定工作,共有25家平台通过审核。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位列其中。该示范平台是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创业、培训、融资等公共服务,管理规范、业绩突出、公信度高、服务面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

8. 单爱党教授团队在国际塑性TOP期刊发表论文

近日,单爱党教授团队在金属合金设计及强韧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合金设计优化、形变和热处理组织调控开发了一种具有超高强度和优异延展性的无钴复杂成分合金材料(CCA),该项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异质晶粒构筑和纳米析出耦合(HG-NP)能够实现复杂成分高熵合金超高强度和高延性的有效协同。 研究成果以上海交大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国际塑性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上。此外,团队另外一项相关研究成果也于近期在高水平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

文章链接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6235

文章链接2:https://doi.org/10.1016/j.jmst.2021.11.058 

9. 刘攀副教授团队在纳米结构金属变形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刘攀副教授团队在纳米结构金属变形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团队长期致力于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结构特性研究,该研究为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室温蠕变、晶粒粗化和室温超塑性等提供了新的见解。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800-8

10. 汪洪教授团队在合金固溶体体积效应的建模预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汪洪教授团队在合金固溶体体积效应的建模预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国际金属材料领域顶刊《Acta  Materialia》上。本研究首次引入ML算法来开发相应通用模型,解决了金属学中经典的二元合金晶格常数预测不准、影响因素厘不清的问题,这为探索建立预测多元合金固溶体体积效应的通用模型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新的思路。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ctamat.2022.118166

11. 吴国华教授团队在镁稀土合金晶粒细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吴国华教授团队在镁稀土合金晶粒细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国际金属材料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Scripta Materialia》上。该研究揭示了Mg-Zr中间合金在预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机制,结合基体与形核核心的界面冶金反应的热力学条件,探明了Mg-Zr中间合金中纳米级Zr对晶体生长的抑制效应与异质形核的影响规律,为高效晶粒细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出了新思路。细化实验验证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预处理工艺大幅度提高了镁稀土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

12. 李铸国、张东石团队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李铸国教授、张东石副教授该团队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为第一单位受邀在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杂志上发表了激光液相制备纳米材料的封面综述文章,还揭示了飞秒激光加工产生的复杂液相流场可打破光场限制对微纳结构进行调控,提出了激光原位沉积纳米材料调控纳米周期结构粗糙度的新方法,探索了高温不完全氧化煅烧制备富含氧缺陷WO3-x复合纳米结构宽光谱吸收体和热转换体的新工艺,发现了金属钛表面Macropore/LIPSS复合微纳结构的热致反射谱震荡现象,成果分别发表在Opto-Electronic Advances(封面文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内封面)杂志上。

文章链接:http://news.sjtu.edu.cn/jdzh/20220610/172135.html

13. 郭益平教授课题组在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郭益平教授课题组在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no Energy》上。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分层设计策略,通过在高介电常数的复合物基底上构建摩擦电涂层,使复合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同时仍保持摩擦材料之间大的极性差异,从而使得器件的输出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可望在生物机械能采集和智能家居系统等领域获得应用。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2.107047

14. 王晓东教授团队在双相不锈钢性能提升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王晓东教授团队在双相不锈钢的性能提升机制以及镍钛合金时效诱导R相形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两项研究成果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国际金属材料领域顶刊《Acta Materialia》上。这两项研究成果有望为需要高屈服比和高耐蚀性的钢结构件提供新的选择并有望通过纳米畴结构调制实现超高阻尼性能。

文章链接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9645422000556

文章链接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9645422000751

15. 陶可、孙康团队发现可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的材料

近日,陶可、孙康团队发现可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的材料,该研究成果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研究进一步通过肿瘤光动力治疗应用来验证了该发现的价值,在近红外激光光源、甚至功率密度极低的非激光光源辐照下,小鼠肿瘤的生长均可被明显抑制,从而为光动力治疗拓展至体内深部病灶打下了材料基础。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11704

16. 陈科副教授团队在高分子-金属连接界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陈科副教授团队在高分子-金属连接界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材料领域TOP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该研究通过多尺度表征方法,阐明了高分子与金属的界面反应机制,揭示了高分子-金属界面结构及宏/微观结合机理,并首次就氢键和共价键对界面结合的贡献大小进行了评估和比较,这项研究为面向5G通信光缆应用的钢塑复合带成型工艺优化、寻找新的高分子替代材料从而开发新型复合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解析高分子-金属复合结构中的界面键合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指导。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04971

二. 交流合作

1.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上海交大第一届校地合作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8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届校地合作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科研院、我院相关老师出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届校地合作指导委员会组成席位,明确指导委员会作为校地合作的战略规划实施和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机构,将通过建立定期调度制度,深入推进校地双方的务实合作,促进上海交通大学先进科技成果在内蒙古加速转化落地。

2. 云南省科技厅何革伟副厅长一行来访调研

08月19日,云南省科技厅何革伟副厅长一行来访调研,校科研院院长曾小勤,我院党委书记孙丽珍、院长孙宝德,副院长朱申敏、李铸国以及教师代表参会。交流会上,曾小勤院长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科研情况。孙丽珍书记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孙宝德院长介绍了学院科研情况。随后,双方在材料基因组、贵金属新材料等相关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此次活动,对加强我院与云南省的科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内蒙古电力集团董事长贾振国一行来访调研

 9月15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振国一行访问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政协副主席、校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黄震、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董樊丽、材料学院和相关学院老师参加座谈。会上双方就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基地建设决策部署和发展新能源“两率先、两超过”目标要求,共建科技研发平台,合作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在科技研发、管理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 张杰院士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 

8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杰到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视察指导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董樊丽介绍了研究院的运营模式、功能定位、布局规划,并重点围绕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现代能源、生态环境、绿色农牧、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战略研究八大领域已开展的项目做了重点汇报。张杰院士与上海交通大学在蒙教师代表、合作单位代表、研究院部分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张杰对上海交通大学在内蒙古的社会影响力表示肯定,并鼓励大家共同努力,取得更大进步。

5.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一行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

8月24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一行在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小勤、我院院长孙宝德、党委书记孙丽珍、地方研究院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剑参加调研。董樊丽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与上海交通大学校地合作的历史沿革和相关统计数据,并针对研究院的运营模式、功能定位、工作布局、基地建设、项目开展等情况进行了汇报。朱新远对研究院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所取得的合作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研究院所开展的工作充分发挥了学校科研优势特色,并与地方产业基础高度契合。在科技支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研究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模式,希望能够继续深入挖掘需求,精心策划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做出更大贡献。

6. 学院党委书记孙丽珍一行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调研交流

9月7日,我院党委书记孙丽珍带队前往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调研交流,副院长董杰、氢科学中心副主任邹建新、科发中心代表随行调研,西太湖科技园党工委书记徐俊、主任孙洋、副主任胡延红及科技局、招商局的同志参会。会上,孙丽珍书记全面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及新材料、新能源等研发情况。徐俊书记介绍了西太湖科技园基本情况及石墨烯等相关产业发展情况。董杰副院长、邹建新副主任分别介绍了学院科研概况及氢科学中心情况。双方在石墨烯、氢能产业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孙丽珍书记一行还参观了中国石墨烯科技产业展示馆和西太湖医药科技国际创新园。此次调研,对推进我院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合作与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7. 上海汽轮机厂-上海交大汽轮机先进材料及智能制造中心组织技术交流活动 

7月11日,在上海汽轮机厂举办了上海汽轮机厂-上海交大汽轮机先进材料及智能制造联合研究中心系列技术交流活动。交流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我院彭雄奇教授、李伟副教授分别做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和汽轮机叶片中的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风洞风机叶片的报告,并与汽轮机厂现场及线上参会的科技人员进校了互动交流。通过系列交流活动,对拓展上海汽轮机厂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深化与上海交大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8. 上海交大-浙江鑫柔举办科技产学研对接会

8月10日,上海交大-浙江鑫柔举办科技产学研对接会在线上召开,鑫柔CEO江建国介绍了公司科技研发情况与合作需求,我院教授刘磊、郭益平、熊定邦、魏天然分别做了相关领域的报告。随后,双方在柔性触控的新材料技术、金属表面处理、材料分析表征、复合铜箔等相关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此次对接,对促进我院相关领域老师与浙江鑫柔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 科研管理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和先进中子源的高通量材料表征技术与装置”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成功召开

3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张澜庭教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和先进中子源的高通量材料表征技术与装置”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成功召开。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衣丰涛处长、校前沿创新研究院院长孙丽珍、专家组成员和参研单位20余人参会。项目负责人张澜庭教授就整体完成情况做了全面总结,分别就项目的总体完成情况、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专家组对项目良好的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进一步地提出了指导意见与研究展望。经过专家组讨论,本项目较好地完成了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考核指标和预期目标,综合绩效评价予以高分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结构功能一体稀土合金设计与制备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5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董杰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结构功能一体稀土合金设计与制备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王尧项目专员、丁文江院士、校科研院院长曾小勤、我院李铸国副院长和相关参研单位等60余人参会。项目负责人董杰教授汇报了项目基本情况、总体实施技术路线、任务分工及接口关系、计划进度与里程碑、成果形式及考核指标、组织管理与风险应对措施等。五位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个课题的相关情况。最后,丁文江院士总结发言,他指出,稀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项目研究团队要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努力解决一批与稀土材料有关的“卡脖子”的产业重大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支撑我国新一代高端装备的发展。

3. 我院科研经费情况

1- 9月,我院实际到款科研项目经费 3.4 亿元。

4. 我院积极组织各类科研项目和奖项的策划和申报工作

2022年2月-2022年9月,我院积极组织各类科研项目和奖项的策划和申报,包括: 

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度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大项目领域建议征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重点项目、2022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2022年度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项目、2022年度与欧盟委员会“中欧人才项目”、与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2年度项目指南(第二批)、与俄罗斯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等;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涉及 “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2022年度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第二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申报指南征求意见、“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等24个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等;J口项目:JW装发部“慧眼行动”项目、“十四五”ZB预研共用技术项目、JW装发部快速支持项目、JW装发部后勤保障项目、173重点项目、ZQ人才申报、GF领域WR计划、173技术领域基金项目、两机基础科学中心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KGJ材料及基础机电产品研制科研项目、ZB教育部联合基金、2022年度第二批173重点项目。

省部级项目,包括2023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2022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的通知、2022年度“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申请、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港澳台科技合作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学仪器领域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人工智能科技支撑专项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关于征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建议、2023年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项目建议等。

各类奖项申报,包括2022年上海市科技奖、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提名、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2022年度GF科学技术奖提名、2022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与促进奖、2022年腾讯“科学探索奖”、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提名、2022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原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提名、教育部“关于提名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候选人的通知”、组织推荐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对象、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2022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 2022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2022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等。

上海市JMRH发展专项资金GF科技工业项目、上海市XT创新项目。

其他类项目,包括“交大2030”计划B类项目、 “交大2030”计划C类项目、上海交通大学第10期自然大师课堂(生命科学场)报名、关于推荐“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的通知、关于2022年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验提案征集的通知等。船舶领域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难题指南申报、中核集团2022年第五批“青年英才”科研项目、交大GF跃升计划项目、交大“源创论坛”。

四. 青年学者

张东石,长聘教轨副教授,本硕博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了数年的博士后研究,2020年9月加入李铸国教授团队,研究兴趣包括飞秒激光微纳加工工艺开发,功能性微纳结构制备和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多学科交叉应用拓展,谷歌引用3200+,H-Index 2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极端制造》杂志编委。

五. 参考消息

1.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如下:1.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2. 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3. 加快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4. 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5. 提升区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6. 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7. 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8. 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9. 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制作: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科技发展中心               印发:2022年9月30日

主编:张兵                                           责任编辑:朱海伟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材料学院A楼309A(200240)       电话:(021)54747491  

网址:http://smse.sjtu.edu.cn                                                           E-mail: smse-keyan@sjtu.edu.cn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