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八月,阳光工程的暑期社会实践团14名学生及2位教师在港口街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1天的支教活动。经过前期的招生以及与小朋友们的相处,本次实践活动已经顺利进入了教学活动。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支教团成员们纷纷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才干,精心准备了不同类别的兴趣课程,开阔小朋友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他们带去在以往课堂体验不到的课程。
每天早上7点刚过,有一些小朋友已经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待课程的开始。由于小朋友们的年龄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支教团员们将小朋友们进行分班,以不同难度和内容进行授课。清晨的第一节课往往是熊昊同学的体育或者范玮同学的舞蹈课,带领小朋友们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协调性。音乐课上邓淼同学会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编排歌曲,一展小朋友们的歌喉。而在手工课上,在缪金雨同学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很有耐心的折出一朵朵水仙花。
李卓凡同学的绘画课上激发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用树叶拼凑出一幅幅图案。在文化课上,魏兴同学以生活中的数学为载体,带领小朋友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难题。科学课上朱芸同学指导小朋友们搭出纸桥,承载的不只是硬币,更是小朋友们的梦想。人文课上,蒋正同学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张若楠同学则给小朋友们介绍了山海经中的各式各样的妖怪,课堂上气氛活跃,小朋友们习得许多新知识。下课后,团员们顾不上吃饭,先把小朋友们安全护送回家。
此外,在学校的住宿生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团员们已经慢慢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团员们从以往的在食堂打饭转变到现在的深入菜市场亲自买菜煮饭,从以往的柔软的大床转变到现在的硬床板,从习惯了以往的热水澡转变到现在的忍着蚊虫的叮咬洗冷水澡。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支教团队的成员们都成功的克服,甚至到现在的乐在其中,在体验生活额过程中发现很多其他的乐趣,足以证明支教团的大学生们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
也许仅仅十多天的支教活动给志愿者们带来的改变很少,但是正如支教团沿着材料学院阳光工程社团的支教道路继续前进一样,志愿者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带给小朋友们一段难忘的回忆、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教”这项活动,以便将“支教”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继续传递下去。
[作者]:谢大杰
[摄影]:许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