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材料有个约”实践团赴宝钢集团进行参访研学
为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钢铁材料制造加工技术的研究前沿,积极学习并感知宝钢的优秀企业文化,2019年7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我和材料有个约”实践团8位成员在材料学院李细锋老师的带领及宝钢相关负责人周丽萍女士的指导下来到上海宝钢集团进行参观和学习。
首先,周丽萍女士带领大家参观了宝钢历史陈列馆。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了宝钢40年的发展历史,从1978年宝钢动工典礼隆重举行,到如今宝钢被《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为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前三名以及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宝钢走出了一条艰辛而成功的探索道路。她还讲述了宝钢开工建设经历了抢建、停建、缓建、续建的曲折过程,并表示宝钢集团一直坚持走学习创新的路线,才成为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前列。最后,讲解员重点强调了宝钢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建设同行业最优钢铁产业,并指出这需要一批卓越材料人才的支撑,并对同学们加以鼓励。
之后同学们参观了一号高炉外景,宝钢股份自主集成建设了全球首套大型高炉控制中心,实现了对宝山基地4座高炉的集中化操作控制和生产管理,并可对其他基地高炉进行远程技术支撑。彰显了宝钢股份在大力推进智慧制造、建设数字化高炉,积极探索多基地融合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领域取得的突破。中心通过建立远程支撑系统及体系,连通各基地网络,可实现专家远程集中指导,实现基地间在线诊断及技术交流与共享,提高支持效率和指导的及时性。充分体现了智慧制造、四地协同、效率提升以及管理优化的特点,展示了宝钢股份及参建单位敢于创新、争创世界一流的精神风貌。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宝钢动物园。其中有蓝孔雀,梅花鹿等动物,彰显了宝钢“绿色钢铁”的环保理念。冯女士介绍这两种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对环境状况反应敏感,能以大自然环境标准对环保工作进行监测。宝钢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着力于构建一个良性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生产经营与环保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探索道路。工业与自然的一派和谐将生态环保的理念深深植入同学们的心中。
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宝钢全天候成品码头。这是我国钢铁行业首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全天候成品码头。该码头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对钢铁产品实施全天候装卸作业。宝钢全天候成品码头对提高宝钢码头产成品吞吐量,降低现有运输能耗需求,增强宝钢整体航运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物流顺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此次参观,团员们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历程、国际地位和未来走向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国家级企业的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充分认识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同学们也见证了传统的钢铁行业如何在宝钢实现产业转型,在新工业时代如何保持巨大的活力,这激发了同学们对新型制造加工技术、新型钢铁材料研发和探索的热情。
供稿:柴绪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