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2020学术年会在交通大学成功举办

2020-12-29 2551655

每年一度的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学术年会于2020年12月2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沈学础院士、中科院硅酸盐所江东亮院士、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孟光、邰仁忠、项晓东、王滨和特邀嘉宾华谊集团魏建华副总裁,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光源、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的专家和学生共计约130人到场出席。考虑到疫情影响,今年同步开通了网上会议直播,参与人数超过三千八百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工程研究院的崔俊芝院士通过网络远程参加了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孟光和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单爱党教授代表主办方开幕式致辞,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上午的会议内容“方向与期许”为题,交大科研院副院长曾小勤教授和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分别主持了两个阶段的报告。南方科技大学项晓东教授介绍了采用远场光学方法测量量子弛豫时间,并应用于热电材料快速测量的最新成果,还分享了运用材料基因组方法快速筛选拓扑绝缘体材料深度学习方法预测超导材料性能,神经网络研究非晶材料晶化温度等内容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致远讲席教授和MaGIC中心主任汪洪教授在报告中强调指出材料数据是实施科学第四范式的基本前提,需要解决数据够用与好用的问题。他认为有必要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一种新型的、适合材料基因工程需求的数据标准体系,并应借助我国的制度优势,开展系统性建设和推广。他回顾了近三年来,我国在材料基因工程标准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邰仁忠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同步光源的建设过程与科技创新成果,重点突出了上海光源推动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上海硅酸盐所陈立东研究员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从2015开展材料基因工程专项实施情况,围绕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应用不同阶段所取得成绩国家层面未来5年、10年和15年在材料基因工程方向布局的考虑

上午会议的最后一项是嘉宾座谈,由张统一院士主持,邀请沈学础院士、江东亮院士、朱美芳院士、魏建华教授、项晓东教授、孟光教授上台,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交流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方式如何加速材料研发的思考与看法。崔俊芝院士通过网络远程参加了讨论。

下午会议邀请了十四位专家分两个会场同步进行。“技术与平台”分会的报告人从材料高通量表征、计算机模拟、高通量实验、材料数据在电磁功能材料、3D水泥打印、镁合金设计、陶瓷材料、低维材料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做了精彩报告。“应用与进展”分会的报告针对性更为具体,围绕材料基因工程方法在多尺度变形、合金设计、EBSD深度学习、电催化材料、热障涂层损伤、热电材料等特定方向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组委会年轻的学生提供了墙报廊作为展现材料基因工程研究成果的平台,今年年会收到上海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参与单位墙报57份。经过上海大学张金仓教授领衔的墙报评审专家认真评选,和现场观众投票,选出10份优秀墙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四张墙报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耐腐蚀镁钪合金设计与机理研究》(第一作者谢天,材料学院博士生),《基于高通量计算的极限晶格导热材料数据库搜索第一作者马圣荦,中英低碳学院研究生,《特殊钢块体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第一作者贾兴祺,材料学院博士生,《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自化相边界测定方法》第一作者胡清,材料学院本科生优秀奖。会议结束墙报评审委员会主席,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秘书长张金仓教授(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滨教授上海材料研究所)、和曾小勤教授、汪洪教授共同向获奖同学颁发了

交大科研院副院长曾小勤教授主持会议

南方科技大学项晓东教授作特邀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致远讲席教授和MaGIC主任汪洪教授特邀报告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邰仁忠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上海硅酸盐所陈立东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学术年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举办

     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主持嘉宾座谈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在嘉宾座谈环节发言

张统一院士主持,沈学础院士、江东亮院士、朱美芳院士、崔俊芝院士(远程)、魏建华教授、项晓东教授、孟光教授出席嘉宾座谈

     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主持嘉宾座谈

上海大学张金仓教授,上海材料所王滨教授、曾小勤教授、汪洪教授与优秀墙报获奖同学合影。


撰稿:余宁

摄影:余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