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先进材料第二博士生党支部围绕《火种》第五章——《共和梦碎》召开了读书会。通过集体阅读、观看近代史纪录片及感悟分享,支部党员们深刻了解了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当权下的一段历史。会议由支部书记郑晗主持。
会议伊始,由党支部宣传委员崔丹钰带领党员们集体阅读《共和梦碎》的篇章。“民主共和”是孙中山、宋教仁等革命党人的政治理想。然而,袁世凯当权后却野心勃勃,妄想湮灭“共和”理想,实现独裁统治。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此次事件意味着共和民主梦自此破碎。同年10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但利欲熏心的袁世凯上演了“复辟帝制”的丑剧,让中国历史倒退了一大步。推翻民主共和,重建封建帝制,引起举国上下的抗议,历时83天的闹剧在1916年3月22日戛然而止。
随后,党支部书记郑晗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辛亥革命的出现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构建现代国家的首次尝试。但在当时社会思想被剧烈冲击的背景下,革命党人脱离群众,下层百姓不知何为革命,宣传教育脱节。所以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无论任何体制,保留君主并不代表着落后,实行共和也不意味着先进。先进与落后的评价标准应当是是否适合自己的国家,是否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富强。那么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需要依靠哪个阶级才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历史已经做出了回答:只有依靠新的阶级即中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崔丹钰补充道,“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需要顺应历史潮流乘势而上。事实证明,任何倒行逆施,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勇担历史重任需要每一位党员的努力。”
通过此次读书会,党员们重温了辛亥革命后的那段历史,感触良多。作为中共党员,我们需要做的是铭记历史的教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把握时代潮流,学以致用。担当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