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轻质高强镁合金集成计算与制备” 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成功召开

2021-08-25 1577871

2021年8月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邹建新教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轻质高强镁合金集成计算与制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王尧项目专员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衣丰涛处长、闫国庆项目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朱新远副校长、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曾小勤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铸国副院长等领导应邀出席。

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张国庆教授、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周德敬教授级高工、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胡伟民研究员、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姜中行教授级高工、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刘家祥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刘诚、金审(北京)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吴新平、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刘志凤高级会计师10位专家组成,陈立东研究员任组长。参会人员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的项目主要成员20余位。

会上,丁文江院士、朱新远副校长、李铸国副院长分别致辞。丁文江院士强调了信息学方法与镁合金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勉励项目团队以此为基础,继续开展深入的合作。朱新远副校长代表学校向项目团队致以诚挚的祝贺,指出学校将持续切实做好科研项目的组织、保障与监督工作。李铸国副院长代表学院,向工信部有关领导及专家组、学校领导以及项目团队全体研究人员致以真挚的感谢。

随后,项目负责人邹建新教授详细汇报了本项目将材料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应用于镁合金的设计、制备、表征与应用开发的研究情况,听取了与会专家的点评,并对专家组提出的质询进行了一一回答。

专家组对项目良好的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进一步地提出了指导意见与研究展望。经过专家组成员的讨论,本项目完成了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考核指标和预期目标,综合绩效评价予以高分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该项目创新地将材料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应用于镁合金的设计、制备、表征与应用开发。确立了镁合金中局域团簇结构、析出相、晶粒尺寸分布、晶界及织构等特征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云计算平台上利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镁合金特征结构弛豫、过渡态能垒、层错能等进行了高通量计算,获得了可用于镁合金设计的大量物性参数,并创立了相关的镁合金专用数据库,数据量达到9万余条。首次通过精确粉末喷射结合坩埚熔炼获得了块体镁合金100级高通量制备方法,同时开展了镁合金的同步辐射高通量原位形貌和相组成原位表征研究。项目构建了镁合金凝固及变形过程模拟、缺陷及性能预测相关的模型,在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工艺-组织”与“组织-性能”模块间的数据融合与联动运行,并开展了基于性能评价的镁合金铸件的低压浇铸工艺优化,使得计算时间和成本减半。采用材料基因组方法研制出了4种高性能镁合金,实现镁合金航天器舱体、汽车座椅骨架和防撞梁3种典型构件的示范应用。其中,所开发的新型含稀土高强耐热镁合金,经数值模拟优化成型的舱体铸件通过了航天器飞行试验考核,保障了关键指标的实现,可应用于多种航天装备。项目的相关成果为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待公示)等多个奖项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国家和行业培养了一批材料基因工程的核心研发人才。

领导致辞

项目负责人邹建新教授介绍项目研究情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轻质高强镁合金集成计算与制备”
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北京会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轻质高强镁合金集成计算与制备”
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参会代表合影(上海会场)

摄影:程利芳

撰稿:张秋雨 王利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