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党校 | “走进音乐党课的‘4个1’” 专题授课顺利开展

2021-11-29 1119741

为进一步推进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将美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党课培训教学形式,凸显工科院校第二课堂“科学与艺术”并重的教学理念。2021年11月2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鸿志”分校第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包玉刚图书馆5楼报告厅开展题为《走进音乐党课的“4个1” ——以学习<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例》的音乐党课,来自材料学院、环境学院、致远学院、药学院、文创学院等五个学院近150位学员参加。本次音乐党课由材料学院学生党建负责人许耀心主讲。

课程伊始,许耀心以互动问答的形式,从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猜想中引出今天的音乐党课课题中“四个1”的意义:通过“1”首红色经典作品、回忆“1”段光辉历程岁月、学会“1”种音乐表达方法、掌握“1”个声乐唱法知识。她指出,本堂课程将通过4个“1”的课程理念,贯穿故事性、音乐性、艺术性等三方面展开讲述,学员们将在本堂课程共同走进《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经典作品,不仅能从故事背景中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还将在美育中学习如何在鉴赏音乐元素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同时感悟歌曲当中蕴含的精神信念力量。

首先,她以广为流传的才旦卓玛演唱的民歌版本为引,讲述“1”首红色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她分别介绍了在求学过程中“努力抢来的家喻户晓”的演唱者才旦卓玛、敏锐捕捉《雷锋日记》中的小诗并“给雷锋遗作谱曲”的曲作者朱践耳、在井下采煤的经历中“耳濡目染提升党性,劫后余生歌颂党恩”的词作者蕉萍这三位与歌曲密切相关的人物的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这段动人旋律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秘密就藏在那“1”段光辉历程岁月中。

在互动教学环节,各位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音乐情绪感受。材料学院20级硕士生夏睿聪表示,自己在这首歌感受到了与歌曲有关的每一个人对党充满感激之情。

材料学院21级本科生刘萌萌表示自己深受感动,与这首歌有关的人因红歌而连接在一起,进而感受到那个时代党对人民的深刻影响。

接着,她从专业音乐角度解构作品。通过带领大家学习不同音乐形式所具有的相同的情感表达,培养同学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随后,她引导同学们分段式练习演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学唱红歌的过程中演绎歌曲蕴含的情感,掌握“1”个声乐唱法知识。

她充分地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在演唱中进一步加深歌曲内核的共情。

最后,许耀心阐述了词作者言行中“我将无我”的人生理念,勉励同学们要牢记党旗所指,大步向前跟党走。她强调,《唱支山歌给党听》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这一不变的宗旨。在历史的长河中,党与人民心心相印,这离不开党员的担当,也离不开人民的力量。

课程在全体同学齐唱歌曲中圆满结束。“我把党来比母亲,党的光辉照我心”的熟悉旋律回荡在报告厅,同学们唱响红歌,为科研学习生活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人牢记党的恩情,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党课”的课程创新,融合美育理念,传承红色文化,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觉悟,加深了同学们对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新时代唱出“青年之歌”,为下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学员感想

思源班 夏睿聪

这次学习许老师的音乐党课,收获颇多。本以为只是单纯地学一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家喻户晓的曲子的唱法,可许老师却别出心裁地从作品的背景故事、表达方法、歌唱技巧等多个角度为我们全面地讲解了这首歌,让我们不仅了解了这首歌背后动人心弦的故事,更体悟到这首歌涉及的人物他们对党深深的感恩和崇敬之情。这次的音乐党课让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音乐作品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曲子本身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投入进去,更在于曲子背后故事给人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思源班 黄宏浩

11月24日下午,许耀心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党课,“走进音乐党课的四个一,以学习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例”。这节课上许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作词作曲的创作过程,以及被雷锋同志抄写在日记中并广为流传的故事。通过这节音乐党课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也使得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更加的强烈。


思源班 王盼盼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许耀心老师带领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学习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以抒发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每当旋律响起,我的内心总会升起一股浓浓的情感。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唱出了我们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一心向党,奋发有为!


荣校班 林冉冉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歌词在我心中久久不散。许耀心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才旦卓玛之所以能让《唱支山歌给党听》响遍大江南北的原因。藏族民歌唱法特有的嘹亮通透的声线,真切清晰的咬字,无不透露着她心中对党的无限深情。这是烙印在她身体里的旋律,将历经时光洪流的冲刷而越发清澈动人。而这首歌的歌词经姚筱舟创作、雷锋引用,其蕴含的情谊越发浓厚,如今再次唱响,似乎引领着我们穿梭时光与雷锋同志、才旦卓玛老师的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文案:冯凯骏,胡俊博

摄影:尚靖延 王乐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