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材料学院轻合金研究所第一博士生党支部开展“学习黄旭华院士先进事迹”活动

2025-02-27 113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博士生党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需求,2025年2月27日,材料学院轻合金研究所第一博士生党支部于材料B楼216会议室开展“学习黄旭华院士先进事迹”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郭幼节主持。

郭幼节带领与会党员学习《黄旭华事迹材料汇编》,重点回顾了黄旭华院士“三十年未归故里”的科研生涯。从荒岛的简陋实验室到深海的极限深潜,他用毕生坚守诠释了“国之所需,我之所向”的信仰,令在场党员深受触动。

党员们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围绕“博士生科研选题如何服务国家需求”展开讨论。党员们一致认为,黄旭华院士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作为材料学博士生,应继承和发扬甘坐“冷板凳”的精神,科研选题不仅要关注学术热点,更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技术“痛点”。

随后,支部特邀船建学院博士生党员肖盛鹏担任导览,带领支部党员走进文博楼一楼“于无声处——黄旭华校友纪念展”。展览通过26块主题展板、7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及历史实物,全景展现了黄旭华院士“深潜报国三十载”的壮阔人生。肖盛鹏结合船舶流体力学专业知识,生动讲解了黄旭华团队在核潜艇外形设计、水动力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帮助党员们更深刻地了解黄旭华院士的卓越贡献。

本次活动将科学家精神与博士生科研实践深度融合,为党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部将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引导青年党员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将科研选题扎根祖国大地,把学问融入祖国崛起的脉搏里。

活动心得

轻合金研究所第一博士生党支部 党员 李琪:通过本次党日活动,我深刻感受到“隐姓埋名”背后的责任担当。黄旭华院士用一生诠释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让我反思自己在科研中因实验失败而焦虑的心态。对比黄老在极端条件下的坚持,方知真正的科研精神是“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今后,我将以黄院士为镜,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让基础研究的“慢变量”转化为强国建设的“强动能”。

轻合金研究所第一博士生党支部 入党积极分子 黄玉川:黄旭华院士的深潜人生为博士生党员树立了精神坐标。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科学家精神在于将学问融入祖国崛起的脉搏中。听到他30年未归家、母亲只能从报道中了解他的事迹时,我深受触动。活动后,我重新梳理了课题方向,主动对接实际需求,将实验室数据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撰稿:郭幼节 李相禹

摄影:黄玉川 郭幼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