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与中洲特材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共促高温合金产业创新发展

2025-04-22 34

2025年4月22日,江苏新中洲高温合金制品新建项目竣工投产仪式暨“上海交通大学&中洲特材高端金属特材及制品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东台市江苏新中洲公司新厂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东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汇聚了海内外高端客户、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各界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丽珍、副院长董安平及材料学院教师代表出席此次仪式。

上午9时,仪式正式拉开帷幕。中洲特材总经理蒋俊先生首先致辞,回顾了公司自1993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对客户、合作伙伴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支持致以诚挚感谢。东台市委主要领导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项目的战略意义,并表达了对未来产业升级的殷切期许。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丽珍现场宣读了校方贺信。她表示,中洲特材深耕高温合金领域三十余载,其技术积淀与产业经验与上海交大材料学院的前沿科研优势高度契合。此次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将围绕高端金属特材及制品的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热烈的掌声中,上海交通大学与中洲特材代表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随后,中洲特材董事长冯明明先生与11位嘉宾代表携手推动竣工投产启动推杆,宣告江苏新中洲高温合金制品新建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实地参观了新厂区的展厅、试验室及核心生产车间。从精锻车间、电渣车间到真空精炼车间,再到精铸/砂铸生产线,严谨的工艺流程与智能化设备令嘉宾们印象深刻。中洲特材在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品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作为国内高温合金领域的领军企业,中洲特材主导产品涵盖铸造高温合金、变形高温合金、特种合金焊材及3D打印金属粉末等,广泛应用于核电、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此次新建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引进包括6300吨快锻机、5吨真空自耗炉、斯派克直读光谱仪等500余台(套)国际先进设备,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通过全流程严苛质量控制与工艺创新,中洲特材正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金属材料供应链。

此次合作是上海交大材料学院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实践。未来,联合研究中心将依托学院在材料设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科研优势,结合中洲特材的产业化经验,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培育高层次工程人才,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周阳

返回列表